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

Y'S曬黑的園丁投資的邏輯

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

保守投資也是一個選擇

投資上有許多不同的門派, 這幾年來比較多人採用集中持股, 專注於分析公司盈餘上漲潛能, 獲致相當不錯的成果



我則是採用另外一種方法, 採分散投資, 先講究持股基期夠低, 本身盈餘的穩定性, 以及配發現金的能力, 目前看起來部份持股的表現也有成長股的味道, 但入選的原因並不是來自於分析成長潛力


我的想法是, 如果過去已知的財報數字顯示一家公司的經營能力具有一定的實力, 那也可以不需太用力去分析未來, 分散的持股之下, 自然有某些比例會發揮成長股的潛質, 拉高平均報酬

未來的營運走勢只有三種方向, 上升/持平/衰退, 營運持平, 股息殖利率能夠接受, 營運成長, 有額外的資本利得, 甚至是小幅衰退, 因為現金流足夠, 股利發放尚能維持, 都有機會獲利, 換句話說, 選股上就只要求公司不要大幅衰退, 那就夠了


所以, 我會盡量要求入選的股票
1. 發放現金股息的"能力"夠高 (考量自由現金流量與本身資產負債狀況)
2. 殖利率夠高 (5%以上)
3. 可扣抵稅率高, 有利於長期抗戰, 不致損失在稅的方面 (10%以上)
4. 打開日週月線圖, 確保股價不是在半山腰, 看似底部盤整最佳
5. 過去N年獲利的穩定性, 穩定性與入手的本益比殖利率標準有關, 穩定性越高, 標準可以稍微放鬆 (10倍)
6. 董監持股夠高(10%), 但不是直線下滑, 如上市幾年後董監持股超過10%, 但其餘均為散戶持有, 那我也不感興趣了
7. 可能過去熱門, 但現下是被忽略沒人提起的

比較不同的是
1. 我多半避開高成長的股票(成長率大於15%), 這類股票常常負有眾人的高度期待, 股價偏貴, 必須一直維持成長才能保有此等評價, 某方面這是種風險
(另一方面, 支持選成長股的說法是成長趨勢已經確立, 追蹤營運狀況之下, 可以減少等待時間)
2. 相反地, 我傾向挑選成長率在(-10 ~ +10%)的公司, 這類公司因為成長率不佳(事實上也不是太差, 多半只是停滯而已), 本益比被降得很低, 也乏人問津, 反而容易在基期與殖利率上形成低估
3. 如開頭所述, 高成長股票只能維持一個方向, 就是成長, 否則面臨評價下滑的風險, 低度成長或小衰退的股票, 本來就不受矚目, 只要避開大衰退即可, 而投資成果可能是持平領股息或也賺到資本利得

在把握了一家公司的"底"之後, 並不代表要排斥其它的作法, 接下來可以去
1. 發揮想像力找題材
2. 玩技術分析/籌碼/投信外資買賣超
3. 分析成本架構找機會
4. 相對價值套利

這個"底"讓我們在投資上可以更加放心, 有那麼多基本面條件支撐, 其它的招數發揮起來才會順手呢!


近半年來陸續寫了幾個比較"突出"的案例(其餘的確是持平領股息等級), 推升了整體的報酬率, 但是多數的股票選股條件都很相近, 成長率都不高, 選入時攤開一看, 並不覺得那些案例在一開始有何特殊, 也就是完全不知道誰的漲升潛力大, 確保持股在自己所認可的低點買進, 讓它們"自由發揮", 嗯! 我說的保守投資就是這種感覺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